联系我们
媒体关注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>>媒体关注

饶彬渝的聋儿康复中心成立--东莞阳光网《聋儿妈妈3年训练儿子康复》

发布时间:2017-11-17 09:14:48  浏览次数:

饶彬渝的聋儿康复中心成立--东莞阳光网《聋儿妈妈3年训练儿子康复》


点击次数:


饶彬渝的聋儿康复中心成立--东莞阳光网《聋儿妈妈3年训练儿子康复

聋儿康复中心

孩子们都戴着“小耳朵”在接受康复训练  见习记者 余远辉 摄

“My name is Pang jing yao……”在用标准的普通话做过自我介绍后,10岁的庞景耀又用流利的英语,翻译了一次。

  庞景耀的妈妈饶彬渝,看到儿子和记者交流,只是抿着嘴笑,眼角却噙着泪花。

  如果不知道庞景耀的成长经历,你很难体会这位母亲内心的激动。庞景耀在两岁的时候,被医生诊断为“聋哑”。饶彬渝这3年来,跟时间赛跑,赶在儿子5岁前的语言康复黄金期里,将他的听觉和语言能力,训练得甚至比常人还出色。

  如今,饶彬渝成了20多个失聪儿童的“母亲”——她的聋儿康复中心里,20多位失聪儿童,在她和辅导老师的训练下,正在逐步恢复语言能力。

  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饶彬渝位于黄江镇的聋儿康复中心,和她一起走进了这些失聪儿童的有声世界。

  辞去工作训练聋儿康复

  2002年,庞景耀两岁时,被诊断为聋哑儿童。医生告诉饶彬渝,如果让孩子恢复说话能力,必须要为他做人工耳蜗手术,而这种手术至少需要25万元费用。

  当时,饶彬渝的老公在黄江镇开便利店,她自己在一家外企工作。由于夫妇俩都是从偏远的粤西农村来的,他们手头上并没有什么钱。东拼西凑之后,夫妇俩又借了六万块的高利贷(每个月的利息是1200元),带着孩子在深圳做了手术。之后,饶彬渝毅然辞去了外企行政主管的工作,下决心亲自教孩子说话。

  经过饶彬渝夫妇整整半年时间的训练,庞景耀学会了说“爸爸”、“妈妈”、“阿姨”等一些简单的词语。一年半后,饶彬渝尝试着把孩子送到幼儿园。为了帮助孩子,饶女士常常带上一些零食去幼儿园,让孩子们和庞景耀一起玩耍,还拍了幼儿园孩子的照片,一张一张写上名字,让庞景耀去记、去说。她还每天派一个任务给庞景耀,让他每天带一颗糖果给不同的同学,希望孩子能多和人交流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2005年5月,澳大利亚某人工耳蜗新产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,5岁的庞景耀作为特邀的华南地区康复代表,在会上表演了绕口令和诗朗诵,将台下的专家、医生以及产品设计师都感动得泪流满面。当年7月,庞景耀从幼儿园大班顺利毕业,他甚至还在毕业典礼上当了回主持人。

  过去的聋儿成了小记者

  如今,庞景耀在康湖新乐学校读四年级。他同时也是《东莞时报》的小记者,他平时阅读量很大,家里的报纸也是他先看的。

  饶彬渝成功将聋哑儿子训练康复的事迹,经广东媒体广泛报道。此外,广东省聋儿康复中心也经常举办家长会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对母子。

  于是有人上门咨询,并且希望饶彬渝能帮他们康复孩子。2004年,饶彬渝的聋儿康复中心成立了,不过直到去年才被命名为“中心”,以前大家都亲切地叫“东莞庞景耀家”。现在中心有5个老师,2个专业聋儿言语康复师,3个是幼师,教数学和英语,还有两个负责孩子生活的阿姨。(记者 余远辉 记者 徐章龙) (关键词:聋儿康复中心)